家,是一座精神的宫殿,是一艘载满希望的小船,是门前充满生机的大树;再温馨、再美好的家,也需要一种道德来支撑,就好比宫殿的地基,小船靠岸的灯塔,大树的根脉。良好的家风宛如一面镜子,使家族的世世代代都接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照亮了每一个人内心前进的路。而我家的家风,浸染了浓重的革命色彩……
我的曾祖父,是在四平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曾祖父牺牲的时候才不到30岁。虽然就连父亲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但是曾祖父爱国爱党的革命信念却一直影响着整个大家庭。听爷爷说,曾祖父随军打仗,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转战到了别的地方,那时候又没有发达的通讯工具,可能一两年才能收到一封书信,而书信上也仅仅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很好,勿念,教导好孩子。”从信纸上的字迹也能看出,曾祖父写这些信的时候很匆忙,也许是马上就要开始战役,也许是正处在战火狼烟之中。虽然是草草的几个字,曾祖母也视为珍宝,只要还来信,便是还活着,在那个战争频繁的年代,活着便是最大的心愿。
1946年-1948年,我军与国民党军四次大战于四平,牺牲近两万人,而这两万人中,就有我的曾祖父。因为交通不便,音讯也不得而知,只知道曾祖父许久不曾有任何消息,曾祖母便知道曾祖父大概是为国家牺牲了。在那个年代,独自养大三个孩子,家里又穷的叮当响,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曾祖母虽在吃穿上不能给予孩子们富足,但在精神上,曾祖母不曾落下。她经常给子女们讲述曾祖父投身革命,报效祖国的故事,教育子女继承父亲遗志,清白做人,干净做事,长大后为国家贡献力量。爷爷和兄弟姐妹长大后,虽然不曾入伍参军,但却将爱国爱党的优良家风传承了下来,他们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成为党的儿女而无比自豪,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奉献祖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着良好家风。
就在今年的4月份,我们偶然在网上看到寻找烈士后人的一条新闻,点进去之后才知道就是我的曾祖父,我们立刻把这条新闻转发进家庭群,每个人都无比激动,在家庭群里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从新闻中得知,曾祖父在牺牲后被葬在了吉林省四平市烈士陵园,长眠于他牺牲的地方。但由于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十分严重,我们无法亲自去往陵园祭奠,只能积极联系小编记者,把我们就是烈士后人的信息告诉他们,希望能联系当地政府,把曾祖父的骨灰带回家乡,让他能葬在故乡的土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身为国、公而忘私的红色家风,蕴含着每一位共产党员在前进道路上不能忘记的初心和方向。我很自豪自己出生于这样一个红色家庭,也很感谢曾祖父给我们留下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我将接过家风传承的接力棒,爱岗敬业,奉献青春,把爱国爱党的优良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服务中心 鲁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