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山东省政府出台《山东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年)》,确定在临沂临港区域规划建设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产业集群。2022年2月,山东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临沂临港区)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以产出支撑全市进位的强劲增长极”和“临沂市域副中心”。今天的临沂临港区已积蓄起强劲发展势能,基础配套更加完备、产业发展更加坚实、科技平台更加集聚、创新动力更加澎湃……一个活力更加奔放、动能更加强劲、发展更加向好的临港,正从春天中走来。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今年的经济工作怎么干?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新一年进军的冲锋号,擂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战鼓。会议总结2023年发展成就,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动员全区上下抢抓机遇、乘势快上,火力全开抓招商引资,勠力同心抓项目推进,全心全意抓要素保障,以项目建设加速度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奋力开创“蓝色临港 绿色钢城”建设新局面。
2023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展现新气象、跑出加速度。全年新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332亿元。其中,过百亿元项目1个,过10亿元项目8个,500强、央企项目4个。“扩大投资”“工业强市”两项指标连续三个季度扛红旗;省市重点项目连续三个季度位列全市“先进县区”第一名,项目开工率、投资贡献率、投资完成率在全市均名列前茅;其中,永锋二期及超薄板项目连续11个月被评为临沂市“十快项目”第一名。临沂临港区上榜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和山东省“双招双引特色园区”名单。
2024年是临沂市实现“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目标的攻坚年,作为承担增量任务六分之一强的临沂临港区,确定的预期发展目标是: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完成技改投资增长16%;完成财政收入增长16%。完成既定目标,是一场攻城拔寨的“硬仗”,更是一场决战决胜的“苦仗”。
这场“仗”,打什么?
这场“仗”,围绕加快提升项目建设质效而打。要聚焦“抓项目、扩投资”,锚定“积蓄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永锋二期及超薄板材、钢投新能源116万吨焦化、永安昊宇60万吨高端无缝钢管、钢投新能源氢能产业基地、锦程氢能发动机等项目要于上半年建成投产。
三丰高分子新材料、临港信创工业云数据中心、云创智谷科技孵化产业园等项目要于年底前建成投产,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北汽雷驰、域潇三期、景耀玻璃、悦群机械、汇邦新能源、方舟创园、凯隆炭素等新投产项目要满产达产。
这场“仗”,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打。大项目好项目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抓手。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准高质量发展方向,超前布局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战新产业,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产业形态与日俱“新”、产业动能澎湃向“新”。
敢于竞逐新赛道,精心勾勒战新产业“新版图”。推动钢投新能源氢能产业基地、锦程控股集团氢能发动机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方舟创园新型化工产业园、域潇新材料产业园、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豪星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加速成型;聚焦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链”上发力,推动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优化布局未来产业格局,迅速铺展“战新产业版图”,加速构建起以战新产业为“脊梁”、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临港“4+2”现代产业体系。
“2024年,临沂临港区要在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形成高端引领、链条完整、生态完善的产业发展格局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战新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临沂临港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卢晓光表示,“将坚持链式发展思维,通过建链成群,向新兴潜力产业、未来产业进军,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这场“仗”,谁来打?
全员上阵、尽锐出征!推进项目建设,强的是信心,促的是发展,赢的是未来。临沂临港区发出“动员令”,要求全区上下攥指成拳、凝聚合力,持续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热潮。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事业、一手抓项目”,拿出“执行者”的坚决、“行动派”的担当、“实干家”的作为,协同发力引项目、众志成城拼经济。要在深度谋划项目上狠下功夫。实践证明,哪个地方项目谋划谋得准、谋得实,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能“走在前、领在先”。全区上下要“绷紧弦”“拉满弓”,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形成“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浓厚氛围。
一个大项目,往往能带来一条产业链、一个产业集群,“一子落而全盘活”。招商引资,最终要落脚到项目上。今年临沂临港区继续把高质量招商引资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硬任务,聚焦“实、好、多、快”,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和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主动对接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要在招引的视野理念、机制手段、产业层次和项目质量上闯出新“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既“挂帅”又“出征”,带头研究政策、研究市场、研究产业、研究项目,靶向招引产业链项目,加快引进“拳头”项目。专业队伍要聚焦破解“木桶效应”,既要单兵作战又能协同作战,努力扩大专业招商战果。辖区企业要注重塑造“口碑效应”,不断扩展“朋友圈”,放大临港品牌影响力,竞相贡献以商招商新成果。力争2024年新签约过亿元项目30个,合同投资额300亿元,实现到位资金100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5个、过50亿元项目2个、央企项目5个、500强项目5个。
这场“仗”,怎么打?
要靠科技创新。在全区树牢“科技即产业”的朴素理念,坚持“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企业创新”两条路径同频共振、互融共进,为经济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动力,推动产业链再造升级和价值链蜕变提升,加紧扶持一大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向更优质态跃进,向更高梯次攀升。2024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以上,省级绿色工厂2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瞪羚企业1家;组织申报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家、市级创新平台3家。
要靠营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哪里环境好,资本和要素就往哪里跑。招商引资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资源、政策的角逐,更是环境、服务的比拼,营商环境是影响项目招引与建设的重要因素。要持续实施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处于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努力营造项目发展“如鱼得水”、市场环境“如鸟归林”的一流营商环境,始终用心用情提供全方位服务,群策群力提供集成式服务,善始善终提供全周期服务。要持续完善“驻场帮包、现场研判”“进区入园、一线审批”“承诺践诺、督查考核”“政策找人、服务上门”等四大工作机制,实行全流程帮包、全周期服务,加快构建“零距离”“零延误”“零障碍”“零干扰”的“四零项目闭环管理体系”,确保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让项目建设“一路绿灯提速快跑”,让企业家投资临港更有信心、更加顺心、更加舒心。
“回首过往,我们会主动顺应发展新潮流;追随时代,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再启新征程。2024年,我们将锚定工业强区目标不动摇,紧盯全年目标任务,聚焦传统产业焕新、战新产业壮大,实干勇争先、奋力开新局,为加快‘蓝色临港 绿色钢城’建设,全力推动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卢晓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