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网站

简 / 繁体移动版网站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智能检索微博网站支持IPv6

简体 /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媒体聚焦>>正文

《临沂日报》刊发:临沂临港区乡村振兴 文化同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17 

近日,以“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的送戏下乡活动走进临沂临港区朱芦镇张家茅墩村,歌曲、舞蹈、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节目接连上演,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振兴乡村文化,只有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让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才能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成为常态,是临沂临港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以来,该区充分发挥文艺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作用,为群众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切实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送戏下乡活动55场,此外送电影下乡、送书画进社区等活动也正在火热进行,一批批品质优、档次高、传递正能量的文化活动下沉到乡村基层,真正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天天有、村村有,让文化惠民在群众中扎根、开花、结果,不断丰富乡村振兴的文化供给。

让优秀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重在让老百姓当主角。临沂临港区坚持一手送文化,一手“种”文化,扎实推进乡土艺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积极扶持民间庄户剧团、文化示范户、民间艺人等发展,鼓励文艺精品创作,用健康的文艺作品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弘扬时代主旋律。在文化下乡活动中,由群众成立的庄户剧团唱主角,通过吕剧、三句半、表演唱、戏曲、舞蹈、快板等表演形式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基层文艺骨干和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培训,乡土艺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走进朱芦镇刘家东山村史馆,各式各样的乡村老物件琳琅满目,从农业生产用的铁犁铧、铡刀、锨撅、镰刀,到生活用的风箱、蒲团、煤油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百年来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变迁一一浮现在眼前。“这些展品都是我们村的村民自己提供的。每一件老物件都是老一辈劳动的见证,通过在村史馆里展示,让子孙后代记住村子的历史,记住先辈们的勤劳奋斗精神。”村史馆工作人员刘家忠介绍说。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乡村文化内涵,该区不断完善乡村历史文化展馆(室)建设,寄托群众乡愁记忆;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非遗的传承,延续历史文化脉络。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区级历史文化展馆1处、镇级历史文化展馆4处、村级历史文化展馆7处,其中,坪上镇大山社区山底村史馆入选全省首批县及县级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十百千”示范点,全区、镇、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初具规模,成为群众留住乡愁的精神家园;完成对全区41处区级以上文物开展新一轮文物巡查工作,签订“三级一户”责任书,建立并完善巡查保护档案;舞龙、舞狮、旱船、高跷、柳琴戏、吕剧、京剧等非遗节目被纳入到文化下乡活动,深受群众的喜爱。

文化不仅能够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对经济发展也有强力的助推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该区注重深度挖掘和开发文化元素,加速培育乡村文旅产业新业态,变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让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整合文物资源,充分发掘、合理利用优秀文化遗产,挖掘孙膑洞、大山寺遗址等文物资源的深刻内涵,挖掘整理鬼谷子文化、大山战役等传说故事、重大历史事件、名人事迹,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全国首个最全鬼谷子主题旅游区——— “无极鬼谷旅游区”已经基本建设完成。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吸纳临沂临港区当地居民300余人就业。充分利用临沂临港区特色的农业旅游资源,利用樱桃文化节、蓝莓采摘节等节会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在今年5月份举办的2018厉家寨樱桃节开幕式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8万余名游客涌入临沂临港,赏美景、摘樱桃、尝美食,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乡村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振兴。(区宣传办报社 王海燕)

上一条:《临沂日报》刊发:临沂临港区播种文明 扮靓村镇 下一条:《临沂日报》刊发:临沂临港区正风肃纪扬正气

关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