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产出支撑全市进位的强劲增长极”,临港区以1400万吨精品钢基地为依托,做足做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四链”文章,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实施“一链一策”,引导企业向“链主”企业集中集聚,全区产业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今天的临港,以“4+2”现代产业体系为主导的“链式经济”全面开花。
按照“构建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思路,该区以“链式”思维推动“链式”发展,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建立“区级领导+链主企业负责人”招商机制,推动产业链招商提质增效、重点产业链集聚成势。聚焦国家产业政策,精心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为链式招商提供高效引导。1至9月份,全区新签约项目81个,合同总额284.38亿元,其中,过50亿元项目1个、过10亿元项目9个,500强项目2个、央企项目2个。
依托链主企业,推动钢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升链”,全区初步形成“做强一个、带动一批”的链式发展新局面。特钢产业链优化升级。发挥山钢永锋、钢投特钢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引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用钢、高强度汽车用板、机械装备配件、高压无缝钢管等深加工企业,推动特钢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华兴源智能海工船板、鼎祥镀锌铝镁板、永安昊宇及金正阳无缝钢管等重点项目正加紧建设。特钢产业初步构建起“原料—冶炼—轧钢—板材—板材深加工”“优特钢—棒线材—基础零部件—专用设备—成套机械”2条产业链。
不锈钢产业链攀高逐“新”。依托太钢鑫海、钢投不锈钢等链主企业,招引智能家电、高端装饰、医疗器械等不锈钢制品深加工企业,推动不锈钢产业链追“新”逐强。目前,有色金属70万吨热轧线材、不锈钢交易中心二期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项目建成后,与太钢鑫海162万吨不锈钢、175万吨热酸退及100万吨冷轧等项目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原料—冶炼—热轧—冷轧深加工—不锈钢制品”产业链全面贯通。
智能制造产业链提质提档。发挥玫德集团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规划建设1500亩智能制造产业园和839亩玫德产业园,招引阀坯铸件、精密机械、零部件加工等项目,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升级。目前,玫德庚辰100万吨铸造、玫德临沂20万吨高性能流体输送配件、玫德高性能特高压及轨道交通装备配件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初步形成“铸造铁水—铸造件—铸造机械”产业链。
钢焦化氢产业链初具规模。依托精钢基地和化工园区,加速构建“钢—焦—化—氢”全闭环产业链。目前,盛阳100万吨焦化已投产,钢投新能源116万吨焦化及氢能产业基地即将投产。依托焦化副产品,推进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焦油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建设,加速构建煤焦、钢铁、精细化工、氢能开发利用循环经济生态圈。在国家“双碳”背景下,临港区超前布局,率先在全国构建“钢—焦—化—氢”全闭环低碳产业链。
伴随钢铁产业集群成势,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新产业链加速崛起。总投资100亿元的雷驰新能源商用车总部基地项目,一期已于2023年6月实现量产,已具备年产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及城市多功能改装车能力。二期借力魏桥、狮桥、百度集团技术、资源、品牌优势,推进新能源商用车借势破局。同时,依托雷驰新能源链主企业,加快建设3000亩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招引汽车零部件研发与生产、新能源整车装配与制造、电池、电机等项目,加快构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聚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链“新新”向荣。依托域潇集团链主企业,规划建设430亩域潇新材料产业园。目前,投资5.2亿元的氯化稀土项目已投产,投资5.3亿元的锆铪新材料项目,年底建成运行。
聚“链”成势,向“质”图强,“链式经济”厚植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前三季度,全区完成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居全市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居全市第1;工业累计用电量增长24%,增幅全市第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6%,增幅全市第1。全区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