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区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三个“市域副中心”之一,明确“以产出支撑进位”的强劲增长极的定位,特别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是临港区的中心工作。临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党纪学习教育为统领,以“强优提”专项活动为抓手,立足“企业侧”,聚焦“四个坚持”,全力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
一、坚持无事不扰“保安宁”。牢固树立“不打扰”就是最好监管,确保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一是明确权力边界。根据市政府下放权限,理顺明确管委会权力边界,既要做到尊重市场规律,避免过度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又要做好减少多头执法、职权交叉、监管碎片化等问题,确保企业能够在没有过多干扰的情况下专注于主营业务,全年实现主动执法检查“零”干扰。二是优化监管方式。始终坚持“最小必要原则”,联合区直6部门出台印发《执法向前一公里、协同联动优服务改革事项》,实现了主管部门“发车”,执法部门“搭车”的协同机制,既解决了部门之间沟通衔接不畅又避免对执法对象的重复勘验调查现象,给企业提供了相对宁静的经营环境。全年配合人社、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联合检查15次。三是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柔式执法”、“说理式”执法,坚持批评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原则,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给与处罚主体一定的观察期、包容期,在不触碰法律法规红线的前提下允许其创新试错、自我纠偏,全年查办2起“首违不罚”案件。在临港区2024年度“企业看执法”评议活动中,临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评议成绩位列全区第一。
二、坚持有呼必应“解难题”。立足职能职责,主动服务大局,找准做实综合执法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深化推动“有呼必应”机制建设。一是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应”企业之“呼”。对全区重点项目主动跟进、全面保障,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法制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完善施工建设手续,加快建设进度。全年帮助和正新能源等11家企业完善土地手续办理必要条件;帮助钢投优特钢、智能制造产业园等12家企业完成开口苗木移植;优化提升永锋钢铁、玫德集团等企业周边绿地景观,补植苗木近2万余平方米。二是以便民利民的举措“应”群众之“呼”。全力维护道路通行安全,保障市政设施稳定运行,全年对大山路、黄海三路等6条道路开展修补,完成30处雨污管网破损点修复,维修水毁工程10处,热线承办量同比下降10.66%,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三是以事不避难的担当“应”使命之“呼”。立足执法协调,牢记初心使命,全年协调化解农民工欠薪案件15起,涉及450余人,资金1000余万元,避免出现信访问题,切实维护安定有序企业发展环境。
三、坚持扮靓城市“优环境”。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着力打造清洁、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全力打造城市“硬实力”。一是着力提升环卫保洁水平。以干净整洁为标准,将全区85%的主次干道路纳入深度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5.5%,特别是面对夏季防汛、冬季除冰雪重大考验,开展“党员先锋冲在前”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升城市安全水平。二是着力提升绿化养护水平。严格按照“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工作原则,多举措推进城市绿地养护工作,累计修剪苗木11.9万余株,修剪绿篱460万平方米,施用水溶肥131吨,完成施肥面积30余万平方米。
三是着力提升市政设施养护水平。提升公园广场服务品质,安装便民设施30余处,维修户外座椅100余个;扎实开展公共设施养护管理,更换雨水井盖及雨水箅子300余套,疏通雨污管网15公里;打造亮化工程“网红”打卡地,安装各类景观及照明灯3800余盏,安装灯带5000余米,更换铺设电缆15000余米。
四、坚持转变作风“强本领”。把作风建设作为长期任务来抓,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是强化学习教育。以党建、业务双融合双提升为目标,深入开展“业务我来讲”活动,全年开展业务能力培训40余次,切实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二是强化廉政建设。紧盯重要岗位、环节,梳理分析廉政风险点,建立起四项廉政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廉政教育、签订廉政责任书、书写廉洁家书、进行廉政谈话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三是强化创新精神。以“强优提”活动为抓手,鼓励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摒弃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的消极心态,积极进取,能够善于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使工作不断提档升级,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先手棋”、引才招商的“强磁场”、激发市场活力的“强引擎”,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下一步,临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切实提升助企能力,搭建政企沟通互动新平台,强化走访调研层次和覆盖面,对上积极争取最新惠企政策,真心帮助企业找出路、谋发展;将切实提高工作质效,创新机制,进一步探索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把执法服务改革创新之举干“实”,把惠民之事做“实”;将切实深化作风转变,从严从实带队伍,坚决克服“不作为、慢作为”,按照“强优提”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综合执法队伍,为建设“蓝色临港、绿色钢城”贡献力量。